-
如果末日终于没有发生 如果2012.12.31的最后一小时 ……
-
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 爱着这个城市 恨着这个城市 但都希望在这……
-
2012,被誉为“末日”之年。 它象征重生、象征拥有、象征寻找……
 ,海港; 海珠区古称“江南洲”,位于广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围绕,是四周环水的自然良壤。海珠区景致奇丽,气象宜人,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全区面积90.45平方公里,总人口123.73万,辖内有18条行政街。
海珠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广州市独一的岛区,与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成都征婚,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舆地位优胜,有丰盛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成都交女朋友,浮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式。海珠区历史长久,人杰地灵,有文物可考而比拟确实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区内陈迹旧址、名人旧居和和留念建造众多,有民族好汉邓世昌的故居,有民主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两次设破的大元帅府原址,有岭南画派祖师居廉的居所十香园,有建于明代的云桂桥、琶洲塔、赤岗塔,有见证海珠岛地貌构成历史的古海岸遗迹等,颇具人文历史底蕴。
海珠区是广州市能通往珠江三角洲各市、县,和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主要通道。区内河涌密布,水上交通便利,不仅是广州市区内的重要水路航道,还可纵贯珠江三角洲各内河港口及沿海港口。区内有客运货运码头,船舶可直达汕头、海口、三亚、厦门等沿海城市。陆路有骨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路网遍布全区,12座跨江大桥与市内各区相连,内环路、环城高速公路和华南大疲惫横贯全区,地铁二三号线通过区内最繁荣地段,路桥网络四通八达。
目前,海珠区正致力于建设滨江路存在岭南特点和异国情调的旅游休闲、观光中心,江南大道、江南西路、宝岗大道的大型零售购物、贸易服务中心,广州大道南地区以专业市场为主体的物流商品集散核心,琶洲赤岗地区的会议、信息、商贸服务中心,以中山大学为龙头,新港路沿线的科技中央,缭绕万亩果树维护区的古代都市型生态农业游览中心。这六大中央已初具范围。
海珠区既有都市的繁华热烈,又有城市的田园风景。以“江、涌、林、园”为特色的江岛生态体系,使海珠区成为最合适创业发展和生涯寓居的现代化“生态城区”。
海珠区一贯保持“经济强区,科教兴区,海沧,环境建区,文明立区,依法治区”的发展思路,实行“优先发展服务业,海林,优化进步工业,海曙,踊跃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工业发展策略,以房地产为龙头,鼎力发展商业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仓储运输业和高新技巧无传染产业,增进全区经济健康发展。
海珠区已成为广州市新的中心区域,在今后较长一段时光内将得到优先重点发展,储藏着宏大的发展潜力和辽阔的发展远景。跟着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国际生物岛等重点名目落户海珠,海珠区的区位上风日益凸现,天府论坛。新世纪迎来新机会,历史悠长的海珠区将焕发更残暴的光荣。
广州人的“河南地”广州人称海珠区为“河南”。海珠区建国初称河南区。河南之得名,个别人以为是因其位于广州珠江南岸的缘故;但尚有另一种说法,据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所记:"广州南岸有大洲,周回五六十里江水四环,'河南',非也……河南之得名自孚(杨孚)始。"屈大均否认了"河南"得名是因为位于广州珠江南岸的说法,认为"河南"得名起源于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时期杨孚。
杨孚是今广州市海珠区新?镇人,在东汉章帝时期任朝廷议郎,曾提出"创业用武,守业尚文"的主意,著有《岭南异物志》,以诗体记述了岭南地区的物产,被称为"粤诗之祖"。据《广东新语》记述,杨孚从当时的东汉京都河南省洛阳辞官回到下渡村,海拉尔,带回多少株洛阳松树,植于住宅前。有一年冬天,松树竟满树白雪,非常壮观,人们感到很奇异,都说是杨议郎把河南洛阳的瑞雪也带回来了,海州,于是把杨孚栖身的处所称为"河南"。清代陈昙有诗云"议郎宅前栽松柏,带得嵩阳雪意醋;本日万松山下过,不知南雪是河南"。
"河南"的规模在不同的时期也有狭义跟狭义之别。从东汉至明代以前,河南泛指全部河南地区,即今海珠地区。明清至民国时代,因为河南地域西北部的开发,城区逐渐发展,人们习惯将当时广州珠江南岸西起白鹅潭,东止"河南尾"(今草芳围),面积约3公里的城区称为"河南"。这是狭义上的河南。建国后,"河南"的范畴习惯上是指整个海珠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