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末日终于没有发生 如果2012.12.31的最后一小时 ……
-
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 爱着这个城市 恨着这个城市 但都希望在这……
-
2012,被誉为“末日”之年。 它象征重生、象征拥有、象征寻找……
戚墅堰区,简称戚区,位于常州市区东部,地处北纬31°43′~31°47′,东经120°00′-120°05′。东、南、北与武进区相连,西则与天宁区交界。东北附近沪宁高速公路,成武。312国道、京杭运河、沪宁铁路横贯境内。
早在6000年前,戚墅堰境内就有人类假寓,劳动生息。圩墩遗址是常州地区最早的母系氏族公社遗迹,其时,人们应用石器从事农耕渔猎,进行原始的纺织运动,并控制了制陶和玉石雕刻工艺。经2000多年后,农业进入犁耕阶段,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别出来,琢玉、陶器日显优美。历史连绵,成安。西晋末,北方人口大批南移,农业广泛推广牛耕法。东晋、南北朝时,已浮现“良畴美柘”、“阡陌如绣”的繁华气象,成华。唐、宋之间鼎力兴建水利,开发低田,龙骨水车得到普遍利用。元、明引种棉花、桑麻、大豆等经济作物。至清康熙年间,水稻种类多达7种,相亲网,麦、豆、棉、桑、茶、白果豆、萝卜等广为种植。延及民国直至解放前夕,农业仍承继封建土地轨制和传统的出产方法,奉地利而承丰歉。
戚墅堰水陆交通便捷。隋大业年间开凿贯通南北大运河,可“至两浙七闽数十州,往来南北两京”。北宋庆历年间,浚治戚墅港,是“为邑东南入湖之要途”。南宋嘉泰年,慈溪,设南北戚墅港,南导入太湖、北引至长江,戚墅堰“枕江蹈湖”是为然。运河岸畔的塘岸则是陆路通衢之途。明人汤沐称“货色二官塘大道,西通京国、东接闽越……实朝廷之筋脉之络,小民喉吞之道”。另外,东出之路还有大道相通,《大清一统志》载:(常州)东出通吴门(东门),经东埠汛、丁堰、戚墅堰、横林,至无锡五牧镇。南道则由戚墅堰经塘桥、雪堰桥等地灵通马迹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沪宁铁路建成通车,并在戚墅堰设站,兼营客货。民国25年(1936年)筑武青公路而经戚墅堰,陆路运输随之崛起而交通更添便捷。运河船运繁盛,逐日有屡次航班过境。民国37年(1948年)时有20条航线的快、班船,由戚墅堰驶平常州跟各地乡镇,载客运货。戚墅堰实为常州城东之水陆交通枢纽。
戚墅堰于元代兴漆市,而逐渐成为街镇,慈利。至清乾隆时,已“万商云集”,征婚,百业俱兴。明末清初重要商市在芳渚。太平天国当前,转向桥潭里、万安桥一带。以后向西延长,构成沿京杭运河的一条市井。因为水运便利,食粮业最为旺盛。民国期间客地粮商来自湖北、安徽、苏北和邻近各县四乡八镇。上海等地面粉厂委托当地粮商收购小麦,最多每日收购逾万担。运河上帆桅如林,停泊船只雁排齿列,稻麦播种季节尤甚,素有“ 小无锡”之称。
戚墅堰地域工业历史长久。明末清初,戚墅堰开设有多家工场、作坊,尤以家庭织布、砻坊、糟坊为盛。民国8年(1919年)刘瑞金创设燧源电灯厂,民国11年(1922)年张云博、杨翼之等创立利民纺织厂,是为境内最早的近代产业企业。民国12年(1923年),杨廷东等开办震华制作电气机械总厂(今戚墅堰电厂)。震华厂的创办为地区农业浇灌和工业发展供给了有利前提,碾米厂、面粉厂、油厂、铁工厂等相继创办,成都交女朋友。民国25年(1936年),上海吴淞机厂迁址戚墅堰而建戚墅堰机厂,占地42公顷,厂房面积2.1万平方米,职工1500多人,为常州第一个大型近代化工厂。至抗日战役前,戚墅堰境内有大小工厂11家。抗战期间,工厂遭遇重大损坏。通成纱厂、大生源油厂、大星面粉厂均遭焚烧,丧失惨重。抗战成功后,工厂曾一度有所恢复。后因解放战斗发展迅猛,物价飞涨而虚弱。至解放前夕,惠阳,大多工厂处境维艰。
戚墅堰大众崇文向学,民间素盛私塾以传道授业。清光绪年初,设有三近、岘阳、临津等书院。延至清末,近代教育兴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马书田等人在戚墅堰东街斗姥阁创办政成乡第二两等学堂,是为戚墅堰第一所小学。其后新学渐兴,法古两等学堂、政成学社、女子学校以及戚电厂、贺家塘、梅港低级小学校等接踵开办,私塾被逐步代替(同期全区曾有私塾7所)。民国32年(1943年),处所名士李达安邀工商、教导及政界人士,在芳渚创办私破法古中学(今常州市第四中学),是为境内第一所中学。至解放前夕,戚墅堰区境内有幼教、小学及中学近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