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1-2
- 最后登录
- 2011-11-26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207
- 精华
- 0
- 帖子
- 66
 
升级   2.33%
|
微博推举 | 本日微博热门(编纂:SN009)
所以,我们看到,安县河清镇49岁的高龄产妇汪正蓉,幸福地躺在产房的病床上,旁边是她55岁的丈夫,抱着刚出身的女儿。汪正蓉也成为四川省再生育家庭中年纪最大的产妇。
但惊喜显然远远多过抱怨。程天乐的名字,是父亲程林祥取的。这个地震一年后出生的新生命,寄托了位于汶川县水磨镇连山坡村的这个一般农夫家庭的新盼望。
为此,在2009年3月24日,四川省成立了“再生育技术服务专家指点组”,成员包含医护、生殖医学和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32名专家。他们在最短的时光内,以最快的速度,建破起笼罩四川省全体灾区的再生育服务技术指导网络。
所以,我们看到,北川县33岁的羌族产妇刘华,虽因身材起因无力自我培养新生命,但仍是努力配合医护与科技人员,产下了四川灾区首例再生育的试管双胞胎婴儿。
从另一个角度看,对于那些丧子的父母来说,这些新的生命,将抚平灾害给他们带来的伤痛,暖和他们一度孤寂的心灵。
专家组和计生委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懂得这些再生育家庭的疾病问题,还要进行心理劝导,耐烦和他们沟通,更要做好孕前、孕中、产后一系列保障工作。
但在王芳看来,这并不奇异。失去孩子,对于地震子女逝世伤家庭来说,打击宏大,这些再生育者情感极不稳固,稍有不慎便会触动他们心坎的伤痛,引发情绪变更。而且,很多母亲已达高龄,对她们来说,春秋变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在王芳的记忆中,震后第一年和第二年,北川再生育家庭群体的情绪产生了显明的变化。良多家长从被动被召到计生站进行再生育宣扬、检讨和医治,到自动去站里配合再生育工作,甚至有些家长还结伴儿“赶场”――加入各种孕育专家的征询运动。
不外,并非每一个失去孩子的家庭都如程林祥夫妇这样顺利。由于年龄偏大等原因,不能再生育的家庭也为数不少。
随后,“再生育全程服务举动工程”便在四川灾区全面启动,波及14个市、54个县、1041个乡镇。依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现在,已有3761名妇女怀孕,2864名婴儿健康诞生。程天乐便是其中一个。
地震过后,许多失去孩子的父母精力十分低落。“第一年叫他们来的时候,脸上都是似笑非笑的。很多人不乐意配合。”北川县计生办的工作人员王芳说。
有媒体评论道:“在这些政策与数据的背地,体现了一个国度对这些背负着丧子之痛家庭重建所倾泻的血汗,凝固着再生育阵线工作者们的辛苦和汗水,总结了一套大灾后对失去孩子家庭从医学角度树立有效机制的模式,也弥补了灾害医学在这一范畴的空缺。”
有这样一组数据为证:2008年,北川县仅有200多对夫妇登记“再生育”,2009年,这个数据回升到600多对;而在同是重灾区的都江堰,有1400多对夫妇登记。在这里,“再生育”母亲从产前检查、孕期检查、缺点干涉和分娩,都能享受到“零收费”服务。
3年前,在那场山崩地裂的大地震中,程林祥正在映秀镇漩口中学读高中的儿子程磊遇难,这对夫妻一度陷入深深的苦楚与自责中,“感到生涯毫无指望”。
所以,咱们看到,刘志珍在程天乐玩累了之后,把一身大汗的儿子牢牢地搂在怀里,贴近他的胸口,细心地凝听着他的心跳声。
在震后的3年中,许多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又取得了孕育着愿望的新生命。这些新生命来之不易,他们的到来犹如阳光个别,照进曾经饱受磨难的家庭。在这道光辉当面,暗藏着许多尽力与贡献,许多对于重生的期盼。
要害词:重生(上)
看着1岁多的儿子程天乐,程林祥、刘志珍夫妇脸上满是笑意。穆纪武摄
面对灾区再生育夫妇在心理、生理跟病理上的窘境,面对震后基层医疗技术薄弱、医疗技巧职员重大不足的艰苦,领导组在灾后对8000多个再生育家庭进行了一对一的服务,组织派出专家队115批次670多人次,奔赴灾区各个乡镇。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震后3年里,这个专家组的行程,可以绕地球一圈多。
程天乐刚学会走路。这个不到1岁半的男童精神抖擞,可以趔趔趄趄地在自家院子里走一下战书。这可把母亲刘志珍累坏了。“我的眼睛就没一刻敢分开他的。”这个41岁的农妇颇有些埋怨地说。
刘志珍就是在这样的服务下,顺利地生下程天乐的。在确认怀孕后,都江堰中医院就给她发了一张“再生育保障卡”。只有用这张卡,她可以享受全程免费的一条龙服务。程天乐行将出生的那天,程林祥在送妻子去病院的路上,就给医院打了个电话。一个多小时后达到医院,医生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产房。
“听到这个声音,我有时候会认为,似乎程磊又回来了。”刘志珍微笑着说。
震后第78天,2008年7月25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养的决议》,四川省数以万计在地震中失去孩子或子女有伤残的父母,都能够孕育新的性命。
“咚―咚―咚”,对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母来说,这些新生命的心跳声,无异于天籁之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