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1-2
- 最后登录
- 2011-11-26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339
- 精华
- 0
- 帖子
- 115
 
升级   46.33%
|
“耀文来了,赶快屋里坐,歇歇脚、喝杯茶再走”陈耀文一踏进院子,有人热忱地迎了过来,又是递烟又是让座。
上午9时40分,陈耀文将片内东、西两头16个村委会订阅的《国民日报》、《半月谈》等报刊杂志及私家邮件等分装到投递包,捎带在摩托车后架上。“能够动身啦”他动作利索,笑呵呵地说。和平常一样,陈耀文当天将西头一些村子送完后,越日交叉新来的邮件再送东边的村子。
到了河西村已过了午饭时间。陈耀文拿出一张从新疆寄来的包裹单,正筹备打听收件人家的地位时,从镇上赶集返回的七八个村民从一辆三轮农用车高低来,像老友人似的和他打着召唤。一名村民看了收件人的名字,正想给他指路,仰头一看收件人的儿媳妇碰劲从村边走过,忙替他叫住了。
本来,他所跑的这些村大多交通不便,加上村里留守老人居多,因此他送邮件的时候,总有一些举动不便或琐事缠身的村民常常托他办些私事。担忧事件一多忘掉了,他会把村民托办的事记在一个小本子上。翻看这个小本,只见上面写着:王河村王爸:白糖2斤、肥皂粉1袋寨柯村老刘:缴手机费100元……细细一看,上面的记载堪称形形色色。
每到逢集的日子,陈耀文都会一早起来,陆续办完这些业务后再去投递手头较急邮件,一天的工作量无形中加大。除畸形投递和办理配送业务外,很多年来,陈耀文还表演着“洽购员”的角色。
1997年8月15日是陈耀文毕生难忘的日子。记得那年五六月份,据说邮政局要招乡村投递员,自己小时候就对骑着加重邮电自行车走村串户送信的邮递员爱慕不已。就这样,陈耀文开端了城市投递员的生活。那年,成都相亲网http://www.tflove.com,他27岁。
邮递员兼当“采购员”
“干的时间长了,和这一河道的人都处得像亲戚似的,假如碰巧遇上吃饭时间,吃了饭再走,碰不上就吃自带的饭或馍馍,习惯了”陈耀文的午饭就这样停止了。
陈耀文给乡亲们送函件
“这些年来,说诚实话,当看到一份份地址含混或收件人不详的信件,经由我屡次讯问探听送到处所时,心里那种满意感基本无奈形容,可简直每天在外面走村串户,家里的活儿就无从顾及了……”说到这儿,陈耀文脸上擦过几许淡淡的歉疚。家里的果园和庄稼都是妻子一手办理,而他14年来所挣的工资,成都交友QQ群http://www.tflove.com,给家里也不增加多少收入。陈耀文回想,刚开始工作时,他一月工资为400元,当初虽说涨了,也就700余元。摩托车包含油钱,都是自己承当,一月下来,剩不了几个钱。
分享到: 欢送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陈耀文说:“时间长了,人都熟了,为了买个小日用品赶几十里山路,还真是不划算,因而他们要买些生涯用品、代缴点费什么的都会找我。”在他当乡邮员的14年里,磨破的自行车轮胎已无从算起,至于摔过多少跤,更是难以说清。就连现在骑的摩托车,发念头已经是第二个了。
10时40分许,陈耀文来到当天送达的第一个村――上磨村。
从寨柯村出来后,陈耀文一看时间已是下战书4时40分,“西片区就剩杨家窑村跟南峪村了,得放松时间”
到村支书王建双家送报纸时,已是下午1时30分许。王建双一边招呼陈耀文上炕歇歇,一边吩咐老婆给陈耀文做点饭。
今年42岁的陈耀文,家住藉口镇铁炉村,他是藉口镇邮政所下属分点――中邮物流铁炉配送核心独一的一名农村邮递员。
700元工资难以养家
“不要忙了,后面还有4个村呢,我坐多少分钟就走”时光紧,陈耀文从包里拿出一块锅盔,像自家人似的倒了杯开水,就着炕桌上尚未整理的小菜,吃了起来。
暮秋的乡间小路分内寂寥,除偶然碰到一两名赶牲畜的村民外,逶迤在山间峁梁的村路只有萧瑟的秋风和陈耀文的摩托车声久久回荡。“好多时候,路上遇不到一个人影。”陈耀文说,这时候他经常喊几嗓子秦腔,感到会舒坦一些。
寂寞道路秦腔为伴
14年来,作为天水市秦州区藉口镇的一名乡村邮递员,陈耀文的身影遍布铁炉村周边16个村的角角落落,上至花甲白叟,下至稚气孩童,几乎没有人不意识他。
从那当前,他开始骑着一辆加重自行车爬山趟河,后来,又买了摩托车。跟着岁月的流逝,陈耀文匆匆发明,这份不挣钱的工作,却越来越离不开了。
“新疆给你家寄茶叶来了,快来签收一下”
乡亲都当他是自家人
“一年的工资抵不上家里半亩果园的收益,老婆也不指望我挣大钱,她说这点工资只有能把我本人赡养住就行了”
几句寒暄过后,陈耀文笑呵呵地被送出门外。走了半个多小时的村庄只有村委会的几份报刊。
14年来,陈耀文的邮路里程达25万余公里,相称于20个两万五千里长征……
返回配送中央后,陈耀文收拾好局部次日要送的邮件,带着一身疲乏靠在了沙发上。14年,每年1.8万余公里,来回于16个村落之间,形成一个乡村邮递员的人生。14年来,他的寂寞在路上,快活在心里……
微博推举 | 本日微博热门
10月10日7时50分,记者伴随陈耀文一起,来到“中邮物流铁炉配送中央”。他麻利地翻开门,换下衣裤,一边衣着随同他多年已洗得有些发白的“邮电绿”,一边说:“如果没有特别情形的话,天天上午8点半左右,藉口片所有邮件从市局分送到这里,咱们整顿好当天要投递的报纸和信件、包裹等,而后逐个登记,头脑里梳理一下最佳线路,立刻出发。”现在他要直奔8公里以外的藉口镇邮政所,他的一天又在匆仓促中开始了。陈耀文负责投递的是藉口镇铁炉村周边片区,共16个大村。
当天下昼近6时,按打算陈耀文送完西片区所有报刊和包裹。从上午9时40分上路到下午6时,陈耀文投递邮件一天,加上直线返家的路,这一天的邮路达80多公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