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赶紧注册吧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禽兽之类也 [复制链接]

注意:1、各网友务必提高交友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参加非天府交友网官方举办的见面交友活动,以防酒托,饭托或引发其他危险;请详细阅读《天府交友网服务条款》和《免责申明》!

Rank: 1

升级  1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3:24: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中国古代有许多教诲官员如作甚政的书,其洋洋大观者如《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贞观政要》等,纵横捭阖,上下古今,畅言为官为政之道,颇多警世恒言。至其小者,虽为短什小文,但执一而论,亦多惊警之语。
  三国魏大将李通之孙李秉所著《家诫》,虽然不足二百字,却堪称为政规语。“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之说,就出自这篇《家诫》:“昔尝侍坐于先帝,时有三长史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文中所说的“先帝”,指的是晋武帝司马炎,其所言“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实乃为官三要,道出了为政应遵守的三个基本原则。
  “清”乃为官之本
  “清”是对官员品质的要求,它包含清廉、清虚、清淡三个方面。
  首先是清廉。为官以清廉为本,自身清正廉明,才干率先垂范,正己君子;才能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才能化一方之民,正一方之风;能力主持公平,秉持正义;才能铁面无私,无欲则刚。
  其次是清虚。清虚者,喧扰虚空之谓也。老子说:“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班固亦有言:“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矜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为政者一定要做到清虚自守,把清虚作为一种人生境界。要不耻下可,既要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胆魄和睦量,又不能“笑口常开,笑天下好笑之人”。要清楚“忠言逆耳利于病,良药苦口利于行”这样一个基本情理,又必须明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以以坦诚之心和恳切之情,听取各种不批准见,广纳八方之言,或择善而从,或作为警示。人生在世,有许多灾以测度之事。倘不能清虚自守,则未免尴尬人遇为难事,终极可能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最后是油腻,就是安静淡泊。安静以至远,恬淡以明志。功名、钱财、美色以及奢靡奢华的生涯,或可满意人们一时之欲和一时的感官享受,但相对人们的精力需要而言,正可以套用时下风行的一句网络语言,“神马都是浮云”。人可以有功名之想,但不能够唯功名是求。不能为追求所谓的“政绩”,搞“花架子”,搞“体面工程”,追求一时的热烈和繁荣;不寻求宾至如归和高朋满座的生活,不沉醉于“座中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式的喧嚣。当然,对功名利禄、酒色财气等身外之物的恬澹,不是在工作上的碌碌无为。为官之人对庶民的疾苦以及所从事的事业,不仅不能有涓滴的疏忽,而且必须时时刻刻放在心上。在这方面,任何水平的“淡泊”,都是不负义务的表示,都与党和国民的要求相去甚远。
  “慎”乃为官之要
  所谓“慎”,就是对职守和责任的真挚与恭谨,它是对官员为政态度的一种要求。官员虽然有职务高下之别、责任大小之分,但在担当责任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要以诚敬恭谨之心对待自己的岗位和工作,担负起应尽的任务和责任。这是“慎”的基本要求。
  “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慎言。古人云:“凡出言,慎为先。”慎言乃修身第一要务,为政更应如此。为政者要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既要言出令行,又要言而有信、言而必信,否则就会失信于民,丧失公信力。而官员一旦丧失公信力,工作如何推进?还谈什么事业?所以,为官者一定要慎言。但“慎言”也不是不发表看法,而是思而后言,是深谋远虑之后的远见卓识。被司马昭称为“至慎”的阮籍,在需要发表意见的时候,从不讳言自己的观点。有司讲演:有儿子杀了母亲。阮籍闻之,说:“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在座的人听了无不大惊失色,暗暗责备阮籍多言。司马昭反诘道:“杀父,天下之极恶,而认为可乎?”阮籍答复说:“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阮籍的三思而行之语,令世人无不叹服。
  二是慎行。为政者既要谨言,更要慎行。凡事都须要认真策划,深刻调研,重复论证,迷信决议。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把该做的事件做在前面,为各种可能涌现的情形做好应急预案,付诸实行才能够取得预期后果。即使实施进程中呈现了意外,也可选用不同的应急计划。人们常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如果为官者仅靠一时的热情,就匆仓促决议,轻率行事,不仅不能造福一方,还极有可能迫害一方。因此,古人对为政之“慎”十分看重,司马炎认可李秉“必不得已,慎乃为大”之说,重视的就是“慎”在为政中的重要作用。
  “勤”乃为官之责
  如果说“清”是为官之品质,“慎”是为官之态度,那么,“勤”则是为官之责任。业精于勤、勤能补拙、蠢才出于勤恳等,都是人们对“勤”的热忱礼赞。对于为政者来说,“勤政”是题中应有之义,是不言之责。所以,古代的官衙公府常以“勤”冠名,以明示和鼓励为官者勤于政务。如唐玄宗曾经在长安建筑勤政楼,题曰“勤政务本之楼”;北京香山公园里的勤政殿,取勤政务本、勤于思政之意。“勤政”,既表明了为政者的担当和责任,也是人们对为政者的一种要乞降冀望。
  古往今来,有很多勤勉于政的范例。年龄时代,晋国赵盾勤于政务,在天未亮时已穿着整洁,筹备上朝,奉命前来的刺客鉏麑看到后大为感叹:“不忘恭顺,民之主也!”鉏麑因此陷入两难抉择:“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最后,鉏麑只好以逝世来破解这一困难:“有一于此,不如死也!”于是触槐而死。当代社会也出现出许多进步榜样人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地工作,获得了骄人的成就,是勤勉为政的典型。
  既要为官,对责任就应有担负之义,对职守就应有勤恳之责,对事业就应有虔诚之志。“勤”,不仅要求为官者勤勉尽力,而且要尽职尽责,恪渎职守,不能有丝毫懈怠。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各级官员都应动摇为人民服务的思维,坚固树破公仆意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任何精神上的懈怠或消极情感,都是对党、国度和人民的不负责任,都与“勤政”的要求心心相印。
  为人有为人之道,处事有处事之法。犹如日月运行、寒暑更替、昏晓交互,都有其内在法则跟法令。为政亦是如斯,有其必需遵照的为政之道。“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道出了为政最为主要的三个准则,是对为政者品德、立场和风格的基础请求。假如可能跳出其既有的时期局限,把它放在更为辽阔的文明视线中加以意识和懂得,则必将给为政者供给更多的事实鉴戒。
  廉洁是一种自尊与自守 (章秋亚)
  廉洁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自尊与自守。
  性命于我们只有一次,虽然于庸庸众人来讲,七八十年不算短,但于历史长河,却如夜空中促划过的流星,倏忽而过,一闪即逝。生命如此可贵,如此短暂,我们更当珍视,自重、自守,让那短暂的生命取得一世的心安理得。明哲保身,坦荡忘我,身上坦然,心中泰然,生命便可常葆活力与活气;贪浊秽污,锒铛入狱,失去自在,备受煎熬,生命会顿然失去光荣,纵或侥幸脱逃,却如草木惊心,惶惶不可终日,在忧惧与不安中苟度时日。对于失去了尊严的生命来说,纵有金山银山,又有何意思?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幅照片:一位佝偻着身躯、满脸皱纹的老妪坐在人行道的大树下摆着地摊卖东西。老人很老了,满头白发,坐在摊位后,背靠着大树。摊位前是一个放钱的盆。她卖的东西很简单,就是针线等小货色,有人要买的话就放点钱在里面。个别路人看到一个这么大年事的老人坐在路边,于心于情都会给老人点儿钱,但是白叟不愿平白无端失掉路人的施舍,而是依附自己的劳动卖点针线来赚钱。老人是想要证实,自己虽然老了,但一样可以自己赡养自己,不需要依靠他人施舍。虽然收入甚微,但是老人博得了无数人的尊重,人们尊重的是她的自尊与自守。守得住贫寒,对得住良心,这是两句如许简略的话,但是对于有些国家工作职员来说实际起来是那么的艰苦。和摆摊的老人比拟,他们年迈力衰,工作稳固,收入颇丰,可是,在安适的环境中,他们慢慢地损失了自尊与自守,废弃了清正廉洁的坚守,匆匆地为权力所俘虏、为名利所奴役。
  廉洁是一颗淡泊名利之心,是一种坚持不懈的保持,更是一份自尊与自守。每个人都应当保护自己的形象,尊敬自己的人格,爱护自己的声誉,不做违背人格、违背良心、违背名誉、违反党纪国法的事,不做有损自身形象的事。守住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手,让我们都来做廉洁生活的践行者、廉洁思惟的传布者吧!
  “交友不慎”只是贪腐者卸责的遁辞 (谢浮名)
  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河南省科协副主席彭勃,应用兼任河南中医学院新校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的职务方便,通过情妇之手,在工程名目招投标运动中收受别人贿赂1000余万元。今年8月,彭勃涉嫌行贿案经郑州市检察院审查后,被郑州市中级法院提起公诉。(10月18日《检察日报》)
  巨贪之所以成为巨贪,多是因为钻了制度破绽的空子,疏忽恢恢法网、心存幸运。而巨贪们落马后的懊悔,固然各不雷同,但大多注入了无数的表演因子,并不真正向有关部门举证轨制的漏洞,以备有关部分当真研讨,寻找堵漏的措施。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推辞罪恶。
  彭勃也不例外。他的忏悔是“交友不慎”。交友不慎,确切可以成为腐化的一个原因。终日处于“便辟,善柔,便佞”者的包抄之中,不免受其影响。荀子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然而,古人还有一种告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贪腐者和贪腐者为伍,是树立在臭味相投、狐群狗党的基本之上的,经常表现为一种不自发。因此,交友的慎与不慎,看的不是所交的友如何,而是自己的操行是否端直。而且,人毕生受外界影响最大的时期,大都在不定性的少年阶段。这个阶段,人确乎如流水,随物赋形。已处于盛年阶段的彭勃,岂是不决性的少年?以“交友不慎”作为贪得无厌的借口,无疑是在推诿责任,推卸罪过。
  面对记者采访,彭勃其实说了一句诚实话:“招投标活动注入了过多的权力因素,使得看似公平的程序失去了公正。”任何活动,一旦给不受监视的权力以参与的机会,手握权力的居心叵测者势必高低其手,趁火打劫。说到底,巨贪们能够贪腐,要害在于制度的设计出现了漏洞。邓小平曾经说过:好的制度能够使坏人成为好人,坏的制度则使好人可能变成坏人。不去寻找制度的错失以完美制度,而去寻找所谓的主客观原因,这无疑刻舟求剑。
  西方有一句名言:“人类千百年的历史,最可贵的不是令人炫目标科技,不是浩瀚的巨匠们的经典著述,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报告,而是实现了对权利的驯服,实现了把它关在笼子里的幻想。由于只有征服了它,把它关起来,才不会害人。”学会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晒在太阳下,不给它任何发泄淫威的机遇,那么,巨贪也就成不了巨贪,弊绝风清的世界才可能到来。
  由《河间生》说自律自警
  《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河间生》,说的是河间县有只狐狸精幻化成老翁,与一书生来往,由昼夜喝酒,发展到与之出千里之外入酒肆,任取酒楼诸人的食品给书生吃。然而,当书生要求其去取一个红衣人的金橘时,老翁却道:“此正人,不可近。”河间书生由此顿悟:“狐与我游,必我邪也。自今以往,我必正!”刚有此念,书生就从酒楼掉下,仰头一看,哪里有楼,本来方才是在房梁上!
  即便是狐狸精这样“神通宽大”者,也不敢濒临凛然正气的红衣人,正所谓“邪不侵正”。由此,笔者联想到自律自警的重要性。面对外界的种种诱惑,只有我们行得端、走得正,一身正气、胸怀坦荡,就能够有效抵抗各种侵蚀。
  自律是对一名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物必自腐而后虫生”,腐朽景象名义看来是外部环境作用的成果,但深档次的起因却是个人涵养出了问题。因而,进步个人涵养尤其重要。而增强个人素养,则重在自律。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里的“身正”,指的就是引导干部要言传身教,严于律己,强化自我束缚和自我治理,建立良好形象。特殊是在引诱眼前,必定要做到慎始、慎微,真正做得手不为其所动、脚不为其所陷、情不为其所惑、心不为其所迷、志不为其所丧。
  良好的自律,需要时刻自警。古人都可“日三省吾身”,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时刻对比党纪国法,提醒自己不要违背政治原则、党纪国法和道德标准,提醒自己要吸取别人的教训。那位河间书生虽然整日与狐同乐,但到关键时刻能够幡然醒悟、悬崖勒马,也是异常宝贵的。除了个人自警,各级党组织也要把警示教导作为防备腐烂的重要载体,常常提示广大党员干部,汲取重蹈覆辙,切莫重蹈覆辙。
  慎独是自律、自警的最高境界。慎独,是说即便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无比审慎地看待愿望和诱惑,时刻做到自我约束,真正做到人前和人后一个样,无人监督和有人监督一个样。书生没有经由别人的点拨,自己明白了“狐与我游,必我邪也”的道理从而觉悟,否则成果不堪假想。要真正做到慎独,症结是造就和锤炼自控才能,加强法纪意识和道德观点,自觉依法依游记事;要自觉接收组织和大众监督,不光在大众场所做好模范、施展榜样作用,在独处时也要严厉要求自己;既要管好“八小时以内”,又要管好“八小时以外”。只有从一点一滴做起,于“无人见处”下功夫,才能够到达“慎独”的境界,做一个纯洁的人、崇高的人,做一名党和人民信赖的干部。
  《河间生》给咱们的又一个警示,就是要污染社交圈。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河间生”因为爱慕“廊舍华好”、“茶酒香烈”,就与狐狸精成了友人,成了货真价实的“狐朋”。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用心不良者来套近乎,实在是想把你拉下水。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戒,留神净化本人的生活圈、社交圈,择善而交,培育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坚持高贵的精神追求。“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多交一些坦诚相见、率真敢言的诤友,可以借他们及时发明本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矫正。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朋友、好朋友。 (以上文章均起源:人民网)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为保护您的个人隐私,防止被恶意盗用,在论坛中不得留下手机、QQ、邮箱等联系方式,否则将被屏蔽!,若有需要,请发送站内消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赶紧注册吧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时尚 娱乐 成都婚庆公司 网站制作天府星空
Copyright © 2010-2011 天府交友(Www.Tflov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