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9-6
- 最后登录
- 2016-7-28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497
- 精华
- 0
- 帖子
- 317
 
升级   35.67%
|
我们能够明确分离出导致需求变动的一些影响因素,也就是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每个经济学的好学生都必须注意到这些因素。让我们从最明显的因素开始。
消费者(需求者)数量的变化。在我们研究的这个镇上,人口的增加会导致用水量的增加,人口的减少会导致用水量的减少。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孩取得驾照,他们开始向大人要车开,从而增加了司机的总量,对汽油的需求也会随之上升。而一个日趋老龄化的社区则与之相反,对汽油的需求压力会逐渐变小,但对家庭护理服务的需求则可能会上升。
洛阳兴明养殖有限公司消费者口味或偏好的变化。当我们两位合作者修改这一章的时候,人们对阿特金斯食谱的狂热给炸面包圈的销售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需求大幅下降,因为那些在乎自己健康的人会避开这种食物。他们不买并不是因为炸面包圈的价格上涨了。他们之所以买得少,是因为他们的口味变了。现在他们要吃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的食物。(对于低碳啤酒的总体需求上升差不多也是同样的原因。)你们班上可能会有一些同学曾经是小甜甜布兰妮的铁杆歌迷,但是现在,即使免费赠送,他们可能也不会考虑再要她的新唱片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口味会变,而且的确在变,这就会导致需求的变化。
收入的变化。当然,我们的需求不仅受口味的驱使,而且也受我们的收入驱使。一般情况下,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预期,收入增加会导致对一种特定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而收入减少会导致需求减少。在暑假打工的时候,你可能倾向于多买几件好衣服,而当你又回到学校整天学习,收入减少时,你就会少买点。当经济状况良好、人们收入增加的时候,很多人会去迪斯尼乐园玩。在经济萧条时,失业的人比较多,需求自然就会下降。但是,这里要当心。收入变化和对“正常”品的需求变化呈正相关。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正常”品。有一系列东西,其价格和需求的变化模式就与前面所说的相反。经济学家称其为低档品。如果人们的收入增加了,但是人们对某种东西的需求反而变小,这样的东西就是低档品。类似地,如果人们的收入减少了,他们对低档品的需求就会变大。举个例子,学校里的穷学生经常吃通心粉加奶酪或者方便面。毕业之后,找到了第一个工作,他们花钱的方式就会与以前不同,少吃通心粉加奶酪,多下饭馆,现在他们能吃得起了。对这些学生来说,通心粉加奶酪就是低档品:当他们的收入增加时,对这种东西的需求减少。
但是,别忘了,价值是选择者眼中的价值。对这一个消费者来说是低档品的东西可能在另一个消费者眼中是正常品。低档这个字眼真是倒霉,因为看上去像是在暗示这个东西是质量低劣的。但是“低档”这一标签和质量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不管好还是不好,我们姑且用这个标签吧。经济学家区别正常品和低档品的唯一方法,就是看消费者对收入变化的反应如何。再回到琼斯和布朗的例子,就是第二章中那两个自制啤酒的邻居。假设他们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高。现在琼斯有能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社区学院念书了,他家对这一服务的需求上升了。而布朗现在则鼓励她的孩子离开社区学院,去申请常青藤学院,她们家对社区学院的需求现在降低了。所以,对琼斯家来说,社区学院是一种正常品,而对布朗家来说,则是低档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