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9-6
- 最后登录
- 2016-7-28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497
- 精华
- 0
- 帖子
- 317
 
升级   35.67%
|
癬泰舒和中国的五行学说相似,在古希腊,也曾经盛行过许多“元素学说”。泰利斯(Thales,前639~前544年)是希腊史上第一位哲学家。他由推理及观察认为:水必定是构成宇宙的本质。但泰利斯认为他的结论并非就是真理,并告诉学生:“这是我的看法,我的想法,你们要努力改进我的教导。”这正是希腊哲学迷人的地方:提出学说,接受批评和改进。泰利斯教育出一位勇于批评的学生亚纳西曼(癬泰舒)。亚纳西曼认为,人和动物都要呼吸空气才能活;火是稀薄的空气,水是浓缩的空气,水再浓缩就结冰,再浓缩就成石头。所以,空气才是构成自然的基本元素。各种元素说被古希腊哲人提出讨论,于是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哲人兼医生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约前495~前435年)综合各家之说,继承了伊奥尼亚学派关于宇宙本原的学说,把水、火、气综合在一起,再加上第四种元素“土”,作为“万物之根”,即万物的本原。他认为,由实际观察,空气、水、火、土并不能互相转换,自然物质是由这四种元素,配以热、干、湿、冷等四种性质所组成的。
恩培多克勒将它推论到医学,认为人体也有相关的四种体液与这四元素和四性质互相配合,可以说这是“四体液说”的雏形。他认为,从这四种元素中产生出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存在的东西:树木、男人、女人、兽类、鸟类、鱼类和神灵。这四种元素本身不变,在万物中存在着,它们按不同的比例互相混合而形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例如:肌肉由四种元素等量混合而成,神经由火和土与双倍的水混合而成等等。在这个时候,四种元素聚集而成一个存在物;在另一个时候,这个存在物又分解为四种元素。宇宙万物处在这种结合和分解的不断变化之中。他试图以此解决事物的“一”和“多”即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问题,解决“变”和“不变”的矛盾。这比先辈们的思想前进了一步。
癬泰舒与之相应,中医则在五行学说上产生了巨大的发展。五行的具体内容很简明,说的就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以及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的关系。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之间存在的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
所谓相生,就是五种要素之间,都有“我生者”和“生我者”。比如,土生金,是说大地矿脉里含有金属,经过冶炼就能产生金属;金生水,是说金属的工具可以凿井挖渠,开掘水源,所以叫金生水;水生木,是说草木的生长,都必须靠水的滋润,没有水,就不会有草木的生长;木生火,是说草木可以燃烧变成火;火生土,是说火热的阳光能够温暖土壤,使土壤充满生机,冬天的土地所以不能生长草木,就是因为没有火力,所以没有生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