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2-9-6
- 最后登录
- 2016-7-28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497
- 精华
- 0
- 帖子
- 317
 
升级   35.67%
|
五里庙周军:世上之人,熙熙攘攘,为利而来,为利而往。然而,多少人懂得站在自己和别人的立场去领悟人生呢?这样一来,我们又如何寻找内心向往的人间幸福呢!平时人们所说的处世,其实质就是“处人”,与人相处得是否融洽,是否通达顺遂,一要靠理解,二要靠理解,三还要靠理解。应用之道:
五里庙周军都会体贴自己,为自己打算,将自己的一切都摆在第一位,自然而然地以自己为中心。有一首名为《让世界充满爱》的歌,词曲听起来都实在令人神往。但是,如何才能让世界充满爱呢?这倒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我对这个问题有所体验和感悟。如果人们希望让世界充满爱,首先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的最大问题——自我中心。我个人认为,为解决自我中心,首先要解决两个重要的心理问题:一是待人如同待自己,二是要常常感到对人的亏欠。
待人如同待自己。有一句话说得好:“无论何事,你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待人如同待自己的最简明的方法,不必另订条文细则。一方面我所愿意的就体现在人身上:我要什么,就给人什么;我所怕就不要给人;我们需要人爱护,就先去爱护人;我们需要别人以诚相待,我们就先以诚相待。另一方面是我所不愿意做的,就不要强加于人:我怕被人欺侮,我就不要欺侮人;我怕人亏待自己,我就不要亏待别人;我怕别人议论我,我就不去议论别人。
五里庙周军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有些消极。因此,应改为“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即:己之所欲,施之于人,似乎比较积极一些。这就是爱人如爱己之理。人没有不爱自己的。许多时候,人总是主观自私的,从来不肯为对方设想,而替自己想得太多,找许多理由为自己辩护。所以,你要问如何爱人,只要问你如何爱己。这样,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会消除了。这也是让世界充满爱的最佳途径之一。
五里庙周军要常常感到对人的亏欠。西方先哲说:“要常以为亏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尤其是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要常觉得自己是个欠债的人,不要老觉得别人欠你的债,这种欠债人的观点是非常宝贵的。你既欠债,你就把自己放在债务人的地位,这个地位一旦确定,你的看法、做法就大大不同了,你就会原谅人,就会体贴人,也肯为人牺牲。你真正做到这一点,常常感到对人的亏欠,你就能把自己从怨天尤人、消极灰心、愁苦烦恼的光景中解放出来。因为你想不到亏欠人,总认为人对不起我,所以就会自怨自艾,烦恼忧伤,发脾气,闹情绪,怨恨人。宽容不是没有理由的,我们常常对人说,人总是讲理由的,如果无理由可讲,即使宽容了别人也是形式,并不是真心。你找到理由了,这理由会支持你去宽容人,这样才能令你自己心悦诚服,宽容他人也是甘心乐意。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的宽容心有如降落伞,伞打开人才能安全降落。所以,我们要常常感到对人有亏欠,这是让世界充满爱的第二个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