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赶紧注册吧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于丹《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转] [复制链接]

注意:1、各网友务必提高交友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参加非天府交友网官方举办的见面交友活动,以防酒托,饭托或引发其他危险;请详细阅读《天府交友网服务条款》和《免责申明》!

Rank: 3Rank: 3

升级  85.3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5 18:10: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交友之道》 讲稿
视频片头语一:
我们都知道这么一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白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那么我们如何来辨别好朋友和坏朋友呢?朋友对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请收看北京师范大学于丹传授为我们讲《论语》心得.
视频片头语二: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从朋友的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于丹教授告诉我们,《论语》中对交友有非常明确的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这三种好朋友的标准是什么?会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什么样的辅助?而那三种坏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呢?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么样的影响呢?我们又如何来分辩好朋友和坏朋友呢?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心得之《交友之道》.
于丹:
今天我们说一个话题,对于《论语》中的交友之道.
其实人这一生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你只有察看他的社交圈子,从这样一个外在环境是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价值取向的.
那么《论语》中激励交什么样的朋友呢?很简单,孔子说在这个世界上,交朋友有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论语.述而)
先说三种好朋友.所谓益者三友,就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也就是第一,这个朋友为人要正值,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谀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破地,这是一种好朋友.由于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他可以在你迟疑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决,这是一种好朋友.
第二种是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
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厚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警惕犯了错误或者对他人造成损害的时候,有时候过火的苛责还有一种批驳,都不如宽容的气力来得恒久.
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懊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容纳.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添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腐化或者更多的放荡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端,找到自己的缺失.所以有一个宽容的好朋友,他是一种做人的情怀,他是一种悲悯,他是在这个世界上对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关心中所折射出来的毫光.这是第二种好朋友.
第三种叫做友多闻.
在先秦那个时代,不像我们有电脑,有这么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那个时候人要想广视听怎么办呢,最简单的一个措施,交个好朋友,让你朋友所读的书,那些间接经验转化成你自己的直接经验体系.当你在这个社会上觉得犹豫徘徊,有所迟疑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赞助自己做出选择.所以结交一个多闻的朋友就像打开一本辞典一样,我们总能从他人的教训里面得到自己的一个鉴戒系统.
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三种好朋友,叫友直、友谅、友多闻.
画外音:
《论语》中的益者三友就是正派的朋友,宽容的朋友,广见博识的朋友,这就是孔老夫子所称道的三种好朋友.那孔老夫子所说的三种坏朋友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于丹:
同时,他说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妄,这三者损矣".这是损者三友.
这是三种什么人呢,首先,什么是友便辟?就是性格暴躁的朋友.那当然,每一个人的生活不一样,遇到的情况也不一样,很有可能遇到一件事情,你还迷茫的时候你的朋友先怒了,先告诉你这件事情不能这么做.
咱们现在经常能看到,社会上说青少年犯法有好多都是打群架,打群架一不当心打出人命了,这个孩子就判劳教了.其实打出人命这件事情很少是一个单个孩子所为,往往是一群孩子裹挟在一起.我在评全国法制节目奖的时候,有很屡次都看到,一个孩子当他打伤对方,甚至是误杀了对方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对方是个什么人.他为什么要去呢,就是哥们儿意气啊,就觉得我朋友说了大家要去打一架,所以一定要去.
其实这就阐明你碰到这种暴躁的朋友,他一个人就像是一个炮仗捻,他可以把一群朋友心中的一种义愤点燃,而这个义愤往往是没有理由的,往往是一种盲目的意气.做为成年世界不见得说我们都要付出这种打群架的代价,但是一个人焚烧了一场恼怒,这对我们来讲只有坏处,没有什么好处.
坏朋友为什么把便辟这种情感火暴作为第一位呢?因为盲目标豪情有可能会呈现永远无奈追回的成果.好朋友之间应该以感性为先,告知他怎么样去过上一种没有危险的生活.
我曾经看到也是国外的一个故事国.一位富孀,这个老太太家财万贯,她本人想要应聘一个司机,她就在全国范畴内发出招聘广告,说我要看看哪个司机的驾驶技巧最好.千挑万选从众多的应聘者里面最后选出了三个人站在她眼前.
她给他们出了统一道题.她说如果我车子前方是个悬崖,我考考你们的技术,你能把车停在离悬崖多远的地方.
第一个司机说我技术好,我能把车子停在离悬崖一米的地方,稳稳的刹住;第二个逝世机很不信服,说我技术比他好,我能把车子停在离悬崖十公分的地方,我还能愣住;第三个司机说,我不像他们俩,我远远看见悬崖我就愣住了.后来老太太就录取了第三个人.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技术永远不是终极的保障.人躲避危险的理智才是他根天性的前提.也就是说,这第三个人之所以被录取,不是靠他自己逞能,而是靠他的理智.
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这个正好反着,这个不是脾气特别暴躁的朋友,是性格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
我们发现,过分优柔寡断,其实他在挥霍你的生命能源.也可能你要去辞职了,你说有一个机遇我要下海或者我要跳槽,你去问朋友.朋友说想想吧,你现在的地方也不错呀,你要是万一走了你什么什么就丢掉了.我们有很多朋友都会在这要害的时候给你一种制约的力量,让你觉得说我还是退一步吧,我还是郑重一点吧.
韩国人有一个十分形象的描写,说在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种东西,它很怪,它前脸长头发,然而后边是一个秃脑勺,这个货色迎着你走过来的时候因为它满脸头发,所以它面目不清,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你琢磨揣摩,等到它从身边走从前,你忽然看清它了,你伸手去一抓,发明它后脑勺上不头发,它已经彻底走过去了.这个东西它叫什么呢,它的名字就是机会.
这个世界上机遇就是这么一个怪物,它迎面走来的时候你永远心存疑虑,但是等它要走的时候你是永远也抓它不着.
善柔的朋友往往延误了你身边的机遇.我们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在于你做与不做,而在于你什么时光做是有用的.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有保值期的,你说一个罐头,一块糖,这个东西是不是好东西?没有说搁上十年八年还是好东西的,过了保值期它就变成了毒药.我们这一生要做的很多事情,不要被过分犹豫不决的朋友烦扰了你的思维,这种朋友太多也是一种迫害.
至于第三种,所谓友便妄,是最坏的一种朋友.
大家都知道佞臣之说,佞,就是那种心怀鬼胎的,有心计的,要以一种不择手腕的方式去谋取个人好处的这种君子.他们是真正的小人,是那种心理昏暗的人,但是这种人往往会装扮出来一副仁慈的面貌.因为他内心有所打算所以他对人的热忱比那些没有妄图的人可能要高好几十倍.所以你一不小心要是被这种人应用的话,那么你的一生你就给自己套上了桎梏.如果你不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个朋友是不会放过你的.这其其实考验我们自己的目光和知人论事的能力.
损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诉你,你在这一辈子里面所做的所有事情,内心应该是以朋友作为一个坐标的,这种尺度有可能是防微杜渐的,不见得这个朋友作出如许伤大雅的事情来,哪怕就是一个苗头,他可能就觉得说这个人做我的朋友,以后有可能是我的危险.
画外音:
《论语》中的损者三友就是脾气暴躁的朋友,优柔寡断的朋友,还有那些心怀鬼胎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可千万不能交,否则我们将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是好人坏人都不会写在脸上,我们怎么样能力交到好朋友而远离坏朋友呢.
于丹:
孔子所有伦理的中心就是一个字,是"仁".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他的学生樊迟曾经问过老师,说"老师,什么是仁?"老师只答复了两个字,叫"爱人".真正爱他人就是仁.他学生又问,"什么叫智慧呢?"问"智"的时候,老师又回答了两个字,叫做"知人".懂得他人就是智慧.
所以其实我们怎么样能够交到好朋友,需要有仁有智.我们心中对他人要有爱,你能去有交朋友的意愿,我们有分辨他人的能力,能够交到有品德的好朋友,这是一种交友的能力.所以真正交朋友需要两个前提:一是意愿,二是能力.志愿就是我们有仁,那么能力就是我们有智,这是我们一种保障交朋友品质的最好底线.
所以从这个意思上来讲,交到一个好朋友实在就开创了一份好生活.其实我们的好友人有的时候会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从他的生活里面能看见自己的影子.但是也有些人是无心之人,你老跟朋友在一起,自己反而不自省,你不知道什么是好坏.
大家知道,在《史记》里面写到《晏子列传》,说晏子有一个车夫,这个车夫很有意思,他觉得自己给齐国的宰相驾车,这多么风光啊.
这个车夫人长得特别帅,个子高高的,面貌堂堂,而齐国的宰相晏婴,大家知道是一个五短身体,其貌不扬,看起来还长处鄙陋,成都交友QQ群http://www.tflove.com,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这个车夫每天就觉得,说我这个地位好,我坐在前面,晏子坐在我后面,我驾着高头大马,我在外面风风光光,晏子在车棚里面坐着,觉得我这个职业太好了,每天都无比风光.
后来终于有一天,回到家的时候发现他夫人在家哭哭啼啼的,自己整理了东西要回外家.他特别惊奇,他说"你要干什么?"他夫人说,"我切实忍耐不了,我盘算分开你,我觉得我跟你在一起我挺羞辱的."
这个车夫大惊,说,"你看,你不觉得我风光吗?"他夫人说,"你认为什么叫做风光?"说"象晏婴那样一个人,以他那样一个治世之才,他自己如斯谦和,坐在后面绝不张扬,而你不外就是一个车夫而已,你那样觉得风光无限,你的踌躇满志全在脸上,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耻辱了.因为你跟晏子这样的人每天在一起,还不能以这样一个人作为你生命的坐标,这就是我对你的失望."
其实这个故事传出来以后,后来晏婴跟这个车夫说,你有这样一个夫人,就冲你有这个夫人我就应该给你一个更好的职位,反而选拔了这个车夫.
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呢,这就是说,我们四周有良多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天天的处事立场都成为我们的镜子.所以《论语》中倡导交那种温和的、谦虚的、团结他人的朋友,这是一个准则.
画外音: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就像是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交到什么样的朋友.于丹教授认为《论语》中除了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外,还有一些交友原则,这些原则又是什么呢?
于丹:
《论语》中素来不主意你去结交那些富豪、有势力的人.
大家晓得中国有一个诗派叫做田园山水诗派,陶渊明首创了咱们的田园诗派,陶渊明的生涯是个什么样的呢,他是那种极其简陋,但极其欢喜的.
《南史隐逸传》里面记录,说陶渊明他自己不解音律,基本他不懂音乐,但是他要蓄素琴一张.自己有一张琴叫素琴,也就是没有琴弦的一段木头.这么一段木头连琴弦都没有他怎么弹呢.他就是只要有朋友来的时候,自己每每有会心,就开始抚弄这个木头,把这个琴弹的娓娓动听,经常弹得自己痛哭失声,觉得自己所有内心的悲怆全都寄托其中,而真正听得懂的朋友是会为之动容的.
陶渊明自己守着这么一段无弦琴,弹奏他心灵的音乐,弹得愉快了就开端跟朋友们说自己喝多了,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我已经喝高了你们走吧,朋友们也都不计较他的得失就走了罢了.这是一种快乐的日子.但是这只可为智者会不可为小人性.
我曾经看到台湾有名散文家林清玄写的一篇散文,他说他的一个朋友跟他讲,说你给我写一幅字我挂在书房里,你要写无比简略的,让我每天看了以后就有用的一句话.他想了半天就信手写了一个叫"常想一二".那个朋友不懂,说为什么是这么四个字,林清玄就给他说明.
他说大家都说这个世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那么我们就算认可这个世界上不如意事常八九吧,但是最少还有一二如意事.我帮不了你太多,但是我只可以告诉你,就常想一二吧.
想一想那些快乐的事情,去放大快乐的光芒,去克制心底的不快,这就是一个朋友能够为你做的最好的事情.
我们知道有这样一个寓言,一个来自西方的寓言,说有一个国王,他每天都不快乐,他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他依然不快乐,天下所有至极的宝物美色声色犬马都满意他了,他还不快乐,他说怎么办呢.后来御医给他看了半天,给他开了一个方子,说让你的大臣去全国找,必须找到一个最最快乐的人,而后把他的衬衫拿回来,你穿上就快乐了.
然后呢大臣们就出去找了,到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病入膏肓的快乐的人.但是最后跟国王说了,"没方法,我们拿不回来."国王说"你怎么能不给拿回来,我就想快乐,你必须把他的衬衫给我拿回来."最后那大臣跟他说,"那特别快乐的人他是个穷光蛋,他一件衬衫都没有,他从来就是光着膀子的."
其实这个寓言也是一个诠释,也就是说,生活中真正心灵的快乐跟外在的物质生活不见得有严密相干的接洽.《论语》是个什么时代?那是一个物资生活极其贫匮的时期,在那个时代,真正快活的力气来自于什么处所?其实也就来自于一种心灵,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一种向往.
画外音:
我们每一个人都想交到快乐的好朋友,但是于丹教授认为,和朋友来往是要有三个心理原则的,如果你违反了这些原则,你就将会成为一个不受欢送的人,谁都不会乐意与你交朋友.那么这三个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呢?
于丹:
那么除了交这种快乐的朋友以外,孔夫子还交给大家一个情理,就是在交友之中的尊敬和尺度.
好朋友是不是就意味着打成一片?我们现在常常说谁跟谁好得穿一条裤子,这是好朋友吗?其真实                  未审这个世界上,所有没有分寸、没有尺度的事件都会做到过犹不及.这过犹不迭是论语中一个主要的哲学思维,他不仅仅表现在交友之道上,他表示在所有原则上.所以真正的好朋友一定是应该有分寸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你真正跟一个君子交朋友的时候,你心里是要有三个原则,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自己要有标准.
第一,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话还没说到那儿你就出来谈话了,这叫毛毛躁躁,这是反应一个人的浮躁,这不好.
大家有大家的公共话题,一定要听到众望所归,大家等待一个话题的时候,你渐渐道来,这个时候才是合适的.
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心坎的东西想要给这个世界看,要不怎么现在会有博客呢,其实博客就是一种个人欲望迫切地要展示给别人看,在过去没有博客大家就靠说话.所以大家在一起总有一些抢话的人.现在大家也会发现,朋友聚起来的时候,总有一些人跳出来,比方说我最近去打猎了,我最近升职了;或者有一些女朋友聚首,上来就会说我男朋友怎么样,或者说我的孩子怎么样了,这都是她特殊想说的话题.但是这些话题是不是大家必定关怀的呢?也就象征着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就剥夺了其它人话题的权力,因为这种谈话在一个时段里面总会有一个人占主导,所以言未及之跳出来说这是不好的.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极其,第二种情况,成都交友论坛http://www.tflove.com,"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就是话题已经说到这了,你要做作而然的往下说,反而你结结巴巴、遮遮蔽掩、意犹未尽,不跟大家说心里话,这种朋友让大家心里也会存有隔阂.
话题已经天然而然到这了,你干吗不说?一个人会觉得我这个时候说出来会不会被他们当作谈资?我要维护我自己,或者我故作自持,或者我要吊大家的胃口.总而言之,我们在集会上也经常会发现这种人,该她说话,这个话题不说了,这种情况也不好.
然后第三种情况,就是今天我们老庶民所说的没眼色.
孔子说:未见色彩而言谓之瞽.这个"瞽"说得很严格.这个字什么意思?就是瞎子,就是一个人不看别人的神色上来就说话,这就叫瞎子.你看看别人盼望说什么,你能不能够说出来最适合的话,你还需要自己有心理筹备,你要对对方了解.
其实朋友之间永远是有尊敬有顾虑的.不仅是朋友,包括更亲的亲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岂非就没有顾忌吗?
其实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性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是一直的放大他的光彩,而永远不去涉及他的隐痛.这就须要你有眼色,你就要知道他爱好听什么,不喜欢什么,当然这跟投其所好不同,这在于你是不是给朋友一个宽跟与友爱的气场,让他跟你沟通下去.
在世界采访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段子:说美国好莱坞拍了《浊世才子》之后费雯丽一举成名,这部片子取得了十一项奥斯卡提名.当这个电影景色无穷首次去欧洲巡演的时候,费雯丽的班机下降在伦敦停机坪上,成千上万的记者在下面围着.有这么一个没有眼色的记者冲在了最前面,他冲上去,异常热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问刚走出旋梯的费雯丽,说"请问你在这个电影里表演什么角色?"这一句话费雯丽回身就走进机舱再也不肯下来.
这属于什么,这就属于你对对方毫无了解.在毫无了解的情形下说的这些话,这就像瞎子一样.
其实,我们都愿望人生过得更有效力,我们生机跟朋友在一起会更好,那怎么样会更好呢,就是更多一点缄默的关爱,去了解别人的心.这就是孔子所谓的知人才谓之智.你了解别人的内心,你才干够真正把好的东西、最有效的东西施展出来.所以呢,他的学生子贡曾经去问过老师,子贡问友---
FLASH
"老师,你说什么叫朋友啊?"
"你要好好地跟他说出你忠诚的奉劝,如果他不喜欢听,那你就不要再说了,不要自取辱没."
于丹:
老师就告诉他说,"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也."
说一个好朋友,就是对你要说出来那些个忠告,但是忠告良药一定苦口吗?一定要当头棒喝吗?你可以娓娓道来,这叫善道之,不见得要声色俱厉.你好好跟他说,但是不可则止,一定要知道,说得不投契就停下来,不要自取屈辱.
所以这就是朋友之间的分寸掌握.朋友之间也不能说你揪着对方,你必需要怎么怎么样.其着实今天这个社会里,包含父母对孩子都不能提出请求,我让你报哪个意愿你非报不可.每一个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朋友之间的这种尊敬,好好的说出你的忠告,尽你的一份义务,这就是好朋友了.
所以好朋友从不做过分的事,不要对朋友的态度过分,也永远不要鼓动朋友去做过分的事情,这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就是在我们的身边,永远让我们以清明理性阔别危险的人,同时又是用一种快乐之心勉励我们坦荡而欢快去面对生活的人.
画外音: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友在人的一生中长短常重要的,而人在一生中不同的春秋阶段所交的朋友是不一样的,我们如何在不同的年纪阶段都交到有益于我们对好朋友呢?于丹教学以为,人生有三个很大的坎,这三个大坎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安全渡过呢?
于丹:
孔夫子说,人这一辈子,其实说起来七、八十年,似乎很长,但是划分一下阶段,每一段上会有一个坎.人这毕生也就是三个很大的坎.假如你超出去的话,你终生就无大碍.
这三道坎是什么呢?在少年的时候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至中年血气方刚,戒之在斗;那么到暮年呢,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人在少年的时候,是他血气不决之时,一个人轻易激动,什么样的主意都不成熟的时候,这个时候戒之在色.
那么在这个时候,朋友之间大略往往都是在感情问题上会涌现一些雷同的或者相左的看法,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大学里面学生出问题,很多都是在恋爱问题上.所以说血气未定的时候,要在心里把情绪问题作为大事处置好.
过了这个坎到了中年.及至中年,就是我们说的血气方刚.一个人家庭稳定了,职业稳定了,社会圈层、朋友,包括你的薪酬、待遇基础上到了稳固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想的是与人争斗而谋求更好的空间.所以孔子的提示就一个字,叫做"戒之在斗".
人在中年的时候,最大的警惕就是不要跟人争斗.这个时候与其与人争不如反观要求自己.印度的大诗人泰戈尔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他说"我不能选择最好的,我只能选择最好的来选择我."他选的是一种等候的态度.
其实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也就是说你与其与别人斗,不如跟自己的才能斗.
如果你觉得说一个更好的薪水、更好的职位、更好的学校,为什么你没有进去呢?那你想一想是不是自己还不够好.如果通过你的修炼让自己更好一点,那个机遇兴许会选择你.所以戒之在斗的时候交朋友最当稳重.
我们会常常发现有一些朋友他老煽动你,他会说你认为谁谁谁就比你强啊?为什么他就有那个位子?你感到谁谁谁是不是就是你最大的阻碍啊?你当初就应当搬掉他.所以在中年的时候交朋友要交那种平凡心的朋友.
为什么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正人之交淡如水?如果中年能够交到那种淡淡的而超乎功利的朋友,他永远都会是你身边的一个安慰、一个栖身地,但是他不是鼓动你去争斗的人,这就已经是人之大幸了.
那么到晚年呢?晚年的时候按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人年迈了,从你整个的生命体征,到你的心理状况,都已经开始走向了平缓,象罗素所说的那种湍急的河流冲过山峦终于到了入海的时候,表现出来一种平弛缓广阔.在这个时候人还有所戒吗?孔子说还有一个子,叫做"戒之在得",就是你的得到.
这里面其实是大有深意的.人这一生都是在用加法生活,但是到一定档次的时候要开始用减法生活.因为人在年轻的时候你要收获友情、播种金钱、收获情感、收成你的功劳,你收成了很多很多之后,如果我们不学会摈弃,那么,就像是一个新家,被东西堆得满满当当一样,你自己的心灵会被所得而堆满,最后会累于得.也就是说你的所得是你生命中最大的连累.
所以我们也时常看到,老年朋友在一起相互的交换都是什么呢?往往都是抱怨,抱怨的其实都是他们的所得.好比说怨儿女,说小的时候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了,到现在你们都去忙了,不孝敬,不回来看了,很伤心.再有就是埋怨说,你看现在社会发展的多分歧理啊,我们当年干革命的时候,我们一个月才拿多少十块钱,你看看我孙女一去外企,她进去就是三、四千块钱,你觉得这对我们老干部公正吗.如果老在说着这些东西的话,那么你的所得就变成你生命的一种隐痛,因为人有得就会患所失.人有得当前就会在得上有所抱怨.
其实纵观下来,《论语》里面真正说到交友之道的舆论并未几,但是他交给我们一种智慧,挑选一个朋友是取舍一种生活方法,而可以抉择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0

使用道具 举报

※为保护您的个人隐私,防止被恶意盗用,在论坛中不得留下手机、QQ、邮箱等联系方式,否则将被屏蔽!,若有需要,请发送站内消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赶紧注册吧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帮助中心|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 时尚 娱乐 成都婚庆公司 网站制作天府星空
Copyright © 2010-2011 天府交友(Www.Tflove.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