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0-23
- 最后登录
- 2011-10-23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22
- 精华
- 0
- 帖子
- 40

升级   48%
|
注册时间2009-06-22
最后登录2011-10-22 在线时光698小时 发帖3448
搜Ta的帖子
精髓0 吃喝币1375 拜访TA的空间加挚友用道具 对80后心理问题的清点,可以让我们看到共性,你面对的,大家都在面对……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如果你可以放轻松一些去悦纳,就算是西天取经式的心灵旅程,你仍然走得洒脱。
心理问题一:恋爱受挫——分手却不懂失恋
80后的年事,到2010年,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岁。依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学说,18-30岁,正值“训练爱”的人生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矛盾是“密切”与“孤单”的矛盾。也就是说,在这个春秋段上,我们必然遇到爱,禁受它的考验和磨难,从一个人的小小世界里探出头来,学会用爱把自己和别人黏起来——为爱受挫和出错,都是这个年纪必然会见临的问题。“我爱的人不爱我”、“爱为什么那么快就消散不见”、“爱岂非就是彼此损害”、“爱情真是脆弱的货色”、“我失恋后不再信任爱情”……这些因受挫而带来的伤心,固然令人心碎,却也让我们变成大人。我们都是在学会损失后,才变成大人的。等到我们说“分手”时,不再害怕失恋,我们的爱恐怕就练成了。
平安风向标:80后习惯说分别,反正不爱了,就分吧。但良多人却不懂得失恋也是需要学习的,处置悲伤,总结教训,没有恋爱受挫的人,并不理解爱恋。既然这个问题人人都要闯,就请你闯得勇敢一些吧。
心理问题二:无爱症——我基本不会爱别人
爱而不得诚然难过,但根本没有动情,才真让人愁闷。80后因为独生独处,产生了一批“无爱症候群”,到了适婚年龄,却依然对别人动不了情。不懂爱亦不会爱。“相亲族”、“闪恋族”、“等爱族”……都是无爱症的表示。无爱,往往是因为被爱泡大而导致的,从未失去过,做作不懂得如何争夺。80后中的大多数人,作为独生子女,素来不必和兄弟姐妹去分享父母的爱,很多需要还没产生就被知足了,所以根本就不会换位去思考别人的需要,因而也就不会爱。
安全风向标:失恋往往比自恋要好,至少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恋。先学习如何去满意别人的请求,发现这些需求,是医治“无爱症”的第一步。
心理问题三:社交胆怯——内向的罪,还是外向惹的祸?
80后中的一部门人,已经踏进社会,家庭的包庇,和“我是老大”的自卑感一下子全没了。许多人都发明人际来往的问题:“我怎么才干让共事都喜欢我?”,“我无意中就让上司不爽了”,“在公司没归属感”……内向的人觉得自己分歧群,不会和别人谈话;外向的人认为自己的张扬让人嫉妒,有人会暗中加害——猜不透别人的心,似乎都是自己的错。
安全风向标:社交问题,并不是80后才开始面临的困难,我们的祖辈都碰到过。内向外向并不妨害你四海通吃,要害是你如何给自己一个职场定位,社交都是有目标的职场运动,找好自己的地位,该说什么就说什么,毋庸看人下菜,只要做好自己,才是正道。
心理问题四:择业混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80后的跳槽问题,始终令长辈们头疼。好像我们能够很容易的说出“我不干了”……没有耐性,意志力不动摇,仿佛确实是我们的问题。但导致择业凌乱的,并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80后面对的世界,只有看看近年产生的大事就晓得——疾速、多变、信息复杂,压力宏大……大事越多,咱们就越感到自己渺小,微小的人就算有需要可能也是白搭。何况80后生来就不愁吃喝,不爱看消息联播,只爱好猫起来跟自己玩儿——基础需要都满意了,所以大多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对80后来说,好像更明白自己不想要什么:“我受不了朝九晚五”,“上司看不到我的不同凡响”,“我憋屈,不能一展拳脚”,“我换了9份工作了,又想辞职了”……人生、职业发展都在“不想要”里反衬“须要”,没有自动的计划,走一步看一步,当然不耐烦跟毅力。
安全风向标: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是十分难的事。首先要从懂得自己开始。先了解从前的自己,再问问未来的自己,职业规划,要从人生规划开始。
心理问题五:性迷惑——我很开放,也很传统
80后对性问题,已经可以娓娓而谈。但在自己的生涯里,做得就不能像说得那么轻松了。笔者主要接到这样的一些求助:自己或男友有chu NV情结,有怪怪的性空想,对婚前性行为当机立断,未婚先孕身心受伤……从大家的问题可以看出一个法则:如果对性的立场极其开放或传统,都不太会有心理困扰。但如果困在“开放”还是“传统”的矛盾中,就轻易引发心理问题。我们从小接受的教导,就是半开半不开的,但因自夸为新新人类,所以总觉得自己该大胆地做点让父母瞠目结舌的事,加上青春对性的正常好奇,往往一激动就做了,做完了就暴发心理抵触。
保险风向标:你是开放,仍是传统,给本人独一尺度。如果是传统,就保持做你的“chu nv”、“处男”吧;假如开放,情到深处,就天然而然吧。切忌把自己放在旁边,两头都想拽着。抵触在性这件事上,有害无益。大家都罗唆一些吧。
心理问题六:抑郁情绪——没意思,真没意思
习惯性麻痹、审美疲劳、新颖感适度……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80后,我们是被刺激着长大的,所以习惯变化,也习惯适应变更。如果说抑郁是现代病,生于现代的80后,怎么跑得了?恋爱、学业、求职、人际……都可以郁闷一下,开始有新鲜感,缓缓就觉得无趣了,无趣就是抑郁的开始,不愉快也会击垮一个人。
安全风向标:抑郁情绪人人都有,症结是给抑郁的自己一个空间,像防贼一样防着抑郁,反而让它见缝就钻。80后都离不开抑郁,它让我们在古代社会里活得更自我,只要记住,你的抑郁往往指抑郁情绪,别老给自己扣抑郁症的帽子。
心理问题七:恐婚症——未婚改为已婚,接收不了
80后至少有一半不敢结婚。首先是由于当初的结婚前提变高了,买房、买车、懂理财、心理健康……但结婚的意思变小了——一张纸罢了。所以80后情愿同居,也不愿停止恋情长跑。在心理上,婚姻让80后感到自己变老了,忽然变成一个呆板的大人。更主要的是,大多80后和父母组成的三口之家相称稳固,心理上不乐意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分开爸妈的家,创立自己的家,这是很难习惯的。所以婚姻的焦急,往往是从这种脱离感开端的。
安全风向标:戴上戒指的那一刻,相信的并不是对方,而是自己。恐婚,最根本的起因,是畏惧自己不能承担婚姻的责任。所以,面对恐婚最治标的方式就是先搞定自己。请问问自己,你筹备好发明一个完整属于自己的家并为它承当义务了吗?
心理问题八:同性、双 性恋——我是爱情里的异类么?
中性美越来越成为主流。而80后也越来越多的接触“同性恋”这个词。有一些人,就是被这个词诱发了对同性的情感。“双性恋”、“同性恋”……笔者收到的信中,“猜忌自己是不是”远远多过于“我是同道我该怎么办”,也就是说,大局部80后,在性别问题上,被“潮流”弄晕了。同性之爱原来人人都有,并不是多看同性一眼就是同性恋;真正的同性恋必需要有生理唤起,心理上的好感与依附是畸形的同性格感。对心理征询来说,真正的同性、双性恋的社会适应问题,才是辣手的心理问题。
安全风向标:同性恋、双性恋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有没有对同性有“生理唤起”,先权衡好自己的生理需要,再看自己的心理状况。
心理问题九:不想长大——让我赖在童年吧
不想长大,在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儿童自我当权”,也就是说,在一个成人的外壳下,有一个儿童的灵魂,于是所做的事,都像是3岁小孩的行动。80后早当家的孩子概率很少,所以大多数都很习惯当孩子,偶然带点孩子气是可恶的,但如果任何事都让3岁的自己处理,就会发生适应问题。例如:有情绪就哭闹,得不到就一直耍赖,自我核心……对一个人成人来说,废弃做成人的权力,即是放弃了心理成长,心理发展程度,也就会一直停留在3岁。
安全风向标:天天多放“成人自我”出来一分钟,你的心理就有机遇长大。
心理问题十:应激创伤——死似乎并不遥远
08年的四川地震、最近的玉树地震,让很多人都受了伤。80后向来是最具联想力的一群人,立刻就有很多友人参加了“怕震怕死”的步队。80后总被别人形容为心理懦弱的代表。实在生在和平世界,天下大乱基本没阅历过,的确是幸中的可怜。生在温室中,必定会软弱,根本上没见过死的我们,一下子见了那么多,不适应,或者焦急担心,都是正常的。我们只是不习惯面对创伤,不习惯这么近得面对逝世亡。
安全风向标:惧怕也是一种力气,可以帮人学习一种新的才能。面对死亡,可以赞助我们审阅自己已经得到的,如果你可以把留神力放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上,死亡就会即时遥远了一些。
起源网站材料,盼望可以辅助你。
UID:3124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