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商场和职场中,我们更喜欢人缘好、有亲和力的人,但也不免感觉到,独断专行、争强好胜的人似乎最终更容易达到目的。近日有学者用大量样本、多年的数据和研究证实了人们这个不美好的感觉。 近日,美国康奈尔大学、圣母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联合进行的一项关于性别和性格对收入影响的调查,验证了性格随和的员工确实比不易相处的员工挣得少这一论断,这种收入差距在男员工身上体现得更明显。 此次研究历时10余年,先后进行了4次调查,采访了约1万名美国人,英文报告的PDF版长达63页。最后得出结论:不易相处的男性比易相处的男性的平均年收入高18%(约9772美元),不易相处的女性比易相处的女性年收入高5%(约1828美元)。 这份题为“好人总是输?——论性别和易相处程度对收入的影响”的报告发表后,引发了美国各界的关注,特别是人力资源领域的专家关于薪酬制度合理性的讨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PaulCosta和JeffMcCrae在1992年提出,容易相处的人具备6大特征:信任他人、坦率、利他、服从、温和、有同情心。那么,不易相处的人是什么样的?他们就毫不在乎自己的人际关系吗? 事实上,大多数不易相处的人本质上是和善的。只是他们在某些情况下会把自己的不同意见表现出来,比如,在争执中过分积极地捍卫自己的立场。另外一些极端不易相处的人,会做出反社会、反道德的行为。然而,与易相处的人相比,不易相处的人较少出现临床心理问题,而且根据研究,反社会和反道德的行为并不能阻止人们获得高收入。 根据研究发现,易相处的人可能不懂得把他们的人力资本优势变成经济利益。如果易相处的人追求的目标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个目标可能会与事业上的成功发生冲突。而不易相处的人并不把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视为目标,他们更重视成就感,因此不愿意妥协自己的利益。 尽管不易相处并不一定意味着能力强,但在很多雇主眼中,人际关系冷淡就是能力强的标志,经常批评他人的人比经常给予他人友善评价的人应该更能干。甚至,人们有时把级别高、待遇好的职位交给容易发怒的人。这不仅是老板的思维模式,也是大多数人对能力的看法。虽然从本性而言,我们都喜欢和善的同事,但我们却视竞争性和攻击性为能力强的表现。 对“老好人”的建议 让易相处的人一下子变成咄咄逼人的人恐怕不太现实,因此对“老好人”的建议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比如在涉及利益分配的谈判中(比如薪酬谈判),不要让人际关系的价值成为阻碍你说出自己需求、获得最大利益的绊脚石。 每个人都可以对照看一下自己是属于哪一类人,是老好人?是容易相处的人?还是不易相处的人。很多时候也没有那么严格的界限,就比如我吧,倾向于容易相处的人,但是平时说话比较少。大家遇到什么问题也乐于找我帮忙,但更多的时间我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工作上,快到下班的时候还要挤出时间整理当天的工作。我乐此不疲,因为经济的原因,我还在空余时间打理了一个学习网创业网站,主营24大类职称考试的视频课程和在线题库,接到单子的时候就给学生开课,晚上再来看看这个网站需不需要更新信息。技术和售后服务均不需要我来负责,每周还有营销老师扣1779832304作指导,据说这个项目还在招商中,大家可以咨询一下。在我看来,人际关系固然重要,但是没必要过分投入而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人要有个度,否则真的就是老好人总是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