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1-4
- 最后登录
- 2012-7-10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38355
- 精华
- 4
- 帖子
- 2455
 
|
黑白+无声:80后、90后看个新颖
影片岂但是黑白的,而且是无声的。片头和片尾都是标准的好莱坞无声电影的格局,所有的台词都是以字幕的情势在一段人物对话之后显示,而音乐则是从头贯串到尾。不过在无声电影时代,音乐则是要在放映电影的时候请一个乐队在台上现场吹奏的。对很多没有看过好莱坞无声电影的80后、90后观众来说,这样的电影很新鲜。台词很少,演员的表演相对照较夸大,情节简略不难理解,还从中看到不少好莱坞旧梦的幕后故事。
所幸的是,奥斯卡最佳电影只有一部,但是提名却能够有十部。剩下的那九部也是从好莱坞一年里的上百部电影当选出来的精品,当中像《雨果》、《战马》、《点球成金》、《性命之树》、《龙纹身的女孩》等也都是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重温旧梦
在电影事业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找女友,每一个转角都有人或者工种消散,同时带来大批的新人跟新工种。而学院派的评委们不太能懂得那些新技巧的更新换代,在他们看来,老式的以情动听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电影。但这也带来一个抵触——作为全世界电影潮流的风向标,奥斯卡选出的最佳电影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的话,这对电影工业来说,该是一个如许大的笑话。所以《艺术家》的艺术价值到底在哪里?信任只有那些曾经光辉过但当初又吃力地随着潮流走的白叟家们才干理解吧。
尽管都说今年是奥斯卡的“小年”,但是细心看看提名名单,仍是有不少值得一看的好电影。遗憾的是最佳电影不但给了一部并不受好评的《艺术家》,同时也让《战马》、《点球成金》和《生命之树》这样的好电影最终颗粒无收。
观众不喜欢,老片子人爱好
跟着评委们均匀年纪的增加,奥斯卡的“学院味”也越来越浓。去年放弃《社交网络》而抉择《国王的报告》就已经让中国不少文艺青年们绝望了。而今年废弃《雨果》取舍《艺术家》,则让这种扫兴加剧。
良多人会感到黑白默片会很闷,但客观来说,《艺术家》的情节发展比较紧凑,片中展示出来的恋情也相当动人。最出色的是小狗uggie的表演,固然戏份许多,但是聪慧的uggie都相称称职地逐一实现了。所以总体来说,《艺术家》是一部挺有娱乐性和欣赏价值的电影。
在文青们看来,《艺术家》不是拍给票房、院线、观众看的影片,至少不是一部谄谀观众的电影,而是一部献给电影的电影,是一部让电影人激动的电影。影片在北美仅播种3187万美元的票房,阐明一般观众并不太买账,多少有点曲高和寡。不外票房不是权衡电影好坏的尺度,《艺术家》是一封写给远去电影时期的情书,勾起了老电影人群体念旧的心理。
咱们再回过火来看《艺术家》这部电影,是不是真的好到变本加厉?该片在去年底进入颁奖季以来便一直强势领跑,终极在奥斯卡奖上包揽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配乐、最佳服装设计5项大奖。但事实上这只是一部“献给电影的电影”,有必定的观赏性,但艺术价值恐怕只有老电影人能力看懂。
《艺术家》讲了一个比拟老套的故事:1927年,乔治·瓦伦丁是当时默片的最佳男主角。每次他在舞台上,都会逗得观众哄堂大笑。他的爱犬是黄金配角,而其余女演员只有靠边站的份。一次,面对媒体采访,他邂逅了一位表示欲超强的女子佩皮·米勒。只管后者抢镜出风头,然而他意本地不赌气,却相称观赏对方。后来,佩皮闯荡好莱坞,匆匆成名。与此同时,乔治却由于不能接收有声电影而与老板闹僵,自破门户,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电影。想不到有声电影一经推出后,大受观众欢送,佩皮也一举成名。而乔治却在经济危机中破产,连老婆也离他而去,陪在他身边的只有忠心的小狗和司机,但佩皮始终默默地关怀着乔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