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11-11-4
- 最后登录
- 2012-3-6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0
- 精华
- 0
- 帖子
- 5

升级   60%
|
【八卦】“果敢”的男婚女嫁 2011年有两部颇为写实的电视剧,《裸婚》和《闪婚》。电视剧一直在追求“贴近生活”,笔者估计接下来还会出现《毕婚》(笔者注:大学毕业便结婚)、《微博婚》。面对80后愈发干脆的婚姻态度,忧心忡忡的不只是家长,还有社会。
一、 没有物质有爱情
现在的“适婚”年轻人大多没有经历缺吃少喝的成长,看偶像剧长大,读过不少青春伤痛性小说,他们对生存的不易没有切身体会却对爱情有着诗意的领悟和理解。这群人多为独生子女,接受过正统教育,有思想,或单纯或愤青。单纯的人觉得爱情是婚姻最重要的基础,没有之一,而房子、车子这些物质层的东西可以靠两人共同的打拼慢慢争取;愤青则更是对金钱社会微言颇多,他们追求“乌托邦”,本就“视金钱如粪土”,物质岂能与爱情相提并论。所以,“裸婚”、“毕婚”这类新颖的婚姻缔结形式一时间盛行于世。
顾问团看法:或许有人会反对针对“裸婚”的“新颖”之说,毕竟我们的父辈、祖父辈大多也属于“裸婚”。但顾问团认为在长辈们生活的年代,不管是经济宏观状况还是社会风气与如今都不可同日而语:当初没有那么高的物价也没有那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更为重要的是红色年代的人思想虽然偏激了点但绝对是质朴且坚定的。而现在的年轻人有思想缺信仰,加之入世后进口产品抢滩国内市场、经济危机下物价高居不下、各类烂俗节目和另类青年扰乱社会风气。当美好的愿望被残酷的现实击碎,不管是“裸婚族”还是“毕婚族”都可能悔不当初,坚守自己干净的爱情没有问题,但要得起多大的梦想就要受得住多大的打击,否则不要轻易选择“理想中的婚姻”,因为一旦坚持不到最后不仅是两个人的遗憾更是对两个家庭的伤害。
二、 没有爱情有激情
“闪婚”不是什么新名词,只是一位明星的“闪婚”让百姓又提起了对这个话题的兴致;“微博婚”,一对青年男女在微博上相遇,“互粉”4天后,身在上海的女孩揣上户口本飞来成都,之后与男孩领证,结为合法夫妻。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催生了“抢拍”的婚姻,先结婚后恋爱,言情小说的经典桥段成为不少80后的婚姻爱情观。大家喜欢刺激和浪漫,觉得没有爱情不要紧,关键有激情,双方有感觉,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顾问团看法:激情不是爱情,婚姻能升华爱情却会消磨激情。“闪婚”和“微博婚”都不能否认“激情”对其的催化作用,但共同生活需要相互的默契与配合,这种慢步调不是激情可以培养出来的。顾问团奉劝未婚青年男女,大家都是成年人,凡事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走向婚姻也是担下责任,对“激情与爱情的化学反应”下赌注未免太过轻率和大胆。
生死相守的唯美在于它的不可多得,这个年代没有战火硝烟自然也出不了林觉民和陈意映,但也会有美满的婚姻,这需要理智的选择。
|
|